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本刊是我国内儿科肾脏病学科领域高水平的专业期刊,对促进肾脏病学术交流及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刊报道我国肾脏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短篇论著、讲座、综述、临床病理(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经验交流、会议纪要、国际学术动态。本刊的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培养我国的肾脏病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肾脏病患者的健康服务。读者对象:内科及儿科肾脏病临床和先关科研教学人员。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肾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肾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7097
- 国内刊号:4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术前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可预测动静脉内瘘狭窄
蒋欣欣;刘岳明;沈维;许秀君;沈晓刚;叶彬娴;李一文;何强
关键词:
摘要:自体血管内瘘(AVF)成熟不良和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狭窄和血栓形成,而狭窄又是形成血栓的主要原因[1].引发内瘘狭窄的原因很多,包括动-静脉或人造血管-静脉吻合口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内瘘手术的外科损伤、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血管(可吸引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血透穿刺针损伤、尿毒症毒素刺激、氧化应激反应等[2],炎性反应在其中起重要作用[3].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白细胞、C反应蛋白类似,都是反映炎性反应状态的指标,血常规检查即可获得[4].除了动静脉内径,患者术前的状况、炎性反应与术后AVF狭窄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探讨AVF狭窄与术前各项基础指标和炎性反应指标间是否存在关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