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本刊是我国内儿科肾脏病学科领域高水平的专业期刊,对促进肾脏病学术交流及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刊报道我国肾脏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短篇论著、讲座、综述、临床病理(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经验交流、会议纪要、国际学术动态。本刊的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培养我国的肾脏病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肾脏病患者的健康服务。读者对象:内科及儿科肾脏病临床和先关科研教学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肾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9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17/R
邮发代号: 46-10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肾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7097
- 国内刊号:4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足细胞自噬在被动Heymann肾炎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膜性肾病经典的动物模型被动Heymann肾炎(PHN),探讨足细胞自噬在膜性肾病病变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自噬激活可能的细胞内机制.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即对照组、PHN2d组、PHN4d组、PHN7d组、PHN21d组,建立大鼠PHN模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形态和自噬泡,Weibel-Gomez点计数法计数单个肾小球足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小球内膜攻......
作者:杨凤杰;周建华;吕倩影;蒲金赟;张瑜 刊期: 2014- 01
-
肾损伤分子1对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肾损伤分子1(KIM-1)对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探讨KIM-1参与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S2E)并分为5组:(1)空白对照组(D-葡萄糖5.6mmol/L);(2)高渗组(D-葡萄糖5.6mmol/L+D-甘露醇24.4mmol/L);(3)高糖组(D-葡萄糖......
作者:王刘伟;董吉;房豫东;陈凤梅;杨自君;陈军童;唐琳 刊期: 2014- 01
-
腹膜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合并高磷血症的腹膜透析(腹透)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腹透患者发生高磷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透中心接受稳定、规律腹膜透析3个月以上的患者100例,根据血磷水平分为高血磷组(血磷≥1.6mmol/L)和正常血磷组(血磷<1.6mmol/L).记录所有入选患者3d的饮食日记,评估饮食中磷、蛋白质、热量的摄入量.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磷、血钙、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作者:杨晓晓;姜娜;黄佳颖;顾爱萍;林爱武;张琳;倪兆慧;钱家麒;方炜 刊期: 2014- 01
-
血浆活化蛋白C在2型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活化蛋白C(APC)水平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之间的关系,揭示AS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ELISA法检测30例非透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和2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浆APC、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作者:孟祥龙;丁涵露;张渊;李贵森;洪大情;李春梅;张亚玲;王莉 刊期: 2014- 01
-
肾损伤分子1对急性肾损伤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肾损伤分子1(KIM-1)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AKI)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ElsevierScienceDirect、Scopus、WebofScience、GoogleScholar、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7月,选择KIM-1诊断AKI的临床诊断学试验.......
作者:田磊;邵兴华;徐维佳;张珍;王春林;戚超君;倪兆慧;牟姗 刊期: 2014- 01
-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尿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型DM)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尿蛋白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评估SUA预测糖尿病肾病(DN)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且资料完整的2型DM患者220例,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或)24h尿蛋白量将入选病例分为:(1)尿蛋白量正常组(NAU);(2)微量蛋白尿组(MAU);(3)大量蛋白尿组(MAAU).前......
作者:高超;陈星华;潘阳彬;丁国华 刊期: 2014- 01
-
造影剂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及水化治疗的防护作用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载脂蛋白(NGAL)和肾损伤分子1(KIM-1)在造影剂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评估水化治疗对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水化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水化治疗组PCI术前6h给予静脉补液至术后12h.采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定患者术前(T0)、术后12h(T1)、24h(T2)、48h(T3)、72......
作者:朱润章;郝丽;王德光;许邦龙;吴继雄 刊期: 2014- 01
-
高通量透析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MHD患者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FD)组及普通血液透析(HD)组各30例,治疗12个月.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及心脏超声,同时检测同期患者透前的血清FGF-23、钙、磷、25(OH)D3、甲状旁腺激素(P......
作者:刘红;常明;刘书馨;刘佳;关美玉 刊期: 2014- 01
-
不同经验抗菌方案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经验治疗方案(头孢唑啉联合三代头孢抗菌素与万古霉素联合三代头孢抗菌素)治疗腹膜透析(腹透)相关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腹透中心接受规律腹透并发生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经验治疗药物方案的选择分为A组(头孢唑啉联合三代头孢菌素)和B组(万古霉素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和生化参数的差异,采用Logist......
作者:袁铮;许戎;董捷 刊期: 2014- 01
-
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在左卡尼汀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移植肾损伤是影响其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学者认为再灌注损伤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程度甚至超过HLA配型不合[1].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通路的激活可增强下游抗氧化酶的表达,在机体抗氧化应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2].左卡尼汀(L-carnitine)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减轻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本研究拟探讨Nrf2在左卡尼汀减轻肾脏IRI过......
作者:侯四川;高健刚;李奎 刊期: 2014- 01
动态资讯
- 1 25-羟胆钙化醇缺乏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相关性
- 2 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
- 3 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及在肾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4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经验用药分析
- 5 外源性硫化氢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 6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通路及纤连蛋白的影响
- 7 初始血清C反应蛋白与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的临床相关性
- 8 尿路感染中段尿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 9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踝肱指数测量的可行性研究
- 10 自身免疫性肾炎模型中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克隆诱导及免疫学行为分析
- 11 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标记物的影响
- 12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关系
- 13 阿罗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的随机对照研究
- 14 单纯性肾囊肿囊液的成分检测意义
- 15 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剂对人系膜细胞细胞内脂质稳态的影响
- 16 长期颈内静脉置管致中心静脉狭窄诊治分析(附3例病例报告)
- 17 尿毒症和血液透析对L-选择素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 18 静脉注射与静脉滴注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 19 儿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 20 硫化氢通过抑制NOD样受体途径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