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本刊是我国内儿科肾脏病学科领域高水平的专业期刊,对促进肾脏病学术交流及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刊报道我国肾脏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短篇论著、讲座、综述、临床病理(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经验交流、会议纪要、国际学术动态。本刊的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培养我国的肾脏病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肾脏病患者的健康服务。读者对象:内科及儿科肾脏病临床和先关科研教学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肾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9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17/R
邮发代号: 46-10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肾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7097
- 国内刊号:4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
阻断Notch信号通路促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胰岛样细胞
目的通过Notch信号途径抑制剂DAPT构建Notch信号敲除模型,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体外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并鉴定,体外诱导其分化.用γ-分泌酶特异性抑制剂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采用双硫腙(DTZ)染色法鉴定胰岛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染色,RT-PCR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诱导后细胞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十二指肠同......
作者:张一婷;尹爱平;李利利;孙吉平 刊期: 2014- 08
-
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干预NF-κBp65核转位抑制尿毒症大鼠主动脉钙化
目的探讨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DTC)对尿毒症大鼠主动脉钙化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尿毒症模型组及PDTC干预组,均予0.75%腺嘌呤及高磷(1%)饮食,制备尿毒症动脉钙化模型,干预组同时腹腔注射PDTC100rmg·kg-1·d..另取8只匹配大鼠作为健康对照.8周后处死大鼠,HE及yonKossa染色观察腹主动脉病理改变及钙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作者:于亚民;贾俊亚;闫铁昆;高姗;商文雅;韦丽;李红芬;林珊 刊期: 2014- 08
-
前列腺素E2受体1亚型拮抗剂通过抑制ERK通路减轻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小鼠系膜细胞损伤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GE2)受体1亚型(EP1)拮抗剂(SC-19220)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前列腺素合酶表达、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组:对照组;TGF-β1(10μg/L)组;药物干预组:不同浓度(0.1、0.5、1.0μmol/L)SC-19220+TGF-β1(10卜Lg/L)组.CCK-8法检......
作者:仇芝;陈晓岚;徐玉音;潘天昳;马雯;范亚平 刊期: 2014- 08
-
霉酚酸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CD26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CD26(又称为二肽基肽酶Ⅳ)在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霉酚酸酯(MMF)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CD26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DM模型组、MMF治疗组,每组7只.以链脲菌素腹膜内注射加高脂高糖饮食制备2型DM动物模型.1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B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肥大指数[肾质量(KW)/体质量(BW)]和24h尿蛋......
作者:姜祥品;郭红岩;宝群;崔美玉 刊期: 2014- 08
-
硫化氢通过抑制NOD样受体途径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观察NOD样受体途径是否参与硫化氢(H2S)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肾脏缺血再灌注(I/R)组:夹闭左侧肾蒂45min后再灌注24h;硫氢化钠(NaHS)预处理组:在缺血再灌注前通过左肾动脉持续注射NaHS(300nmol/min)15min.HE染色观察肾组织学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核苷酸......
作者:覃志成;石媛媛;闫燕;吴莺莺;刘文丽;李光远;李荣山 刊期: 2014- 08
-
厄贝沙坦对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在糖尿病大鼠肾脏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15只)和实验组(45只).实验组予高糖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菌素(STZ,30mg/kg)建立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成功的模型(36只)再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组(DM,18只)及厄贝沙坦组(DI,18只).分别检测4周、8周及12周测体质......
作者:王艳;李柯桢;宋起;周丽敏;栾健 刊期: 2014- 08
-
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与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关系.方法应用踝臂指数(ABI)测定仪测定CAPD患者ABI,根据ABI将患者分为PAD组(ABI<0.9)和非PAD组(ABI≥0.9).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相关血生化指标,评估营养状况相关指标:血白蛋白、握力(HGS)、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PAD与营养及其他因素间的关系.结果入选......
作者:顾玥;黄承国;阎磊;陈晖;刘冰;邵凤民 刊期: 2014- 08
-
血液透析患者角膜和结膜钙化与腹主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角膜和结膜钙化与血管钙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裂隙灯检查角膜和结膜钙化(CGG)的情况并量化评分,采用腹部侧位X线平片评判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AC)情况.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角膜和结膜钙化与腹主动脉钙化之间的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MHD患者发生角膜和结膜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1)共入选98例MHD患者,平均年龄(61.89±12.54)岁,透......
作者:孙梅;孙文学;刘毅;马璐璐;刘银和;董丽卿;徐玉兰;许菲菲 刊期: 2014- 08
-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血管腔内治疗费用与生存分析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CvS)的临床特点,并比较血管腔内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医疗费用以及患者的生存获益.方法以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肾内科为解决长期血管通路且符合静脉造影指征的高危血液透析患者共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血管彩超及静脉造影结合的方法评估患者双侧中心静脉.将有CVS的患者分为3组:有症状未行血管腔内治疗组(17例)、有症状行血管腔内治疗组(6例......
作者:黄小妹;何涛;何成年;陈文莉;屈碧辉;刘晓民;滑红英;胡晓松;郑宇明 刊期: 2014- 08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出液蛋白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ACEI/ARBs)类药物对腹膜透析(PD)患者透出液的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PD患者的透出液蛋白含量,其中37例患者接受ACEI/ARBs治疗(观察组),44例未接受ACEI/ARBs治疗(对照组).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的方法评估ACEi/ARBs治疗对患者透出液蛋白含量的影响;分层分析残余肾功能、透析龄对ACEI/ARBs类药物疗效......
作者:罗富里;杨林;稂春燕;蔡得汉;陈耀辉;刘鸿;刘珍华;李赟 刊期: 2014- 08
动态资讯
- 1 肾脏病理分级对少量蛋白尿IgA肾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 2 肾病研究的王者矢志高飞的海燕
- 3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通过ERK1/2途径刺激肾脏成肌纤维细胞增殖和Ⅰ型胶原生成
- 4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6年第32卷主题词索引
- 5 Alport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专家推荐意见
- 6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分析
- 7 血管紧张素Ⅱ调节肾脏球旁器颗粒细胞合成肾素的机制研究
- 8 Papillorenal综合征一个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 9 红细胞生成素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纤连蛋白表达的影响
- 10 氯沙坦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小球蛋白表达谱的影响
- 11 循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检测方法和评价
- 12 脂联素拮抗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产生
- 13 原发性毛细血管内皮病一例
- 14 IgA肾病简明半定量病理评分方法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15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肾组织Notch1受体表达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 16 高糖对大鼠肾系膜细胞泛素及泛素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 17 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和汉族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18 内瘘静脉小内径可作为判断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指标
- 19 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活化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 20 不同外科术式治疗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