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本刊是我国内儿科肾脏病学科领域高水平的专业期刊,对促进肾脏病学术交流及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刊报道我国肾脏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短篇论著、讲座、综述、临床病理(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经验交流、会议纪要、国际学术动态。本刊的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培养我国的肾脏病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肾脏病患者的健康服务。读者对象:内科及儿科肾脏病临床和先关科研教学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肾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9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17/R
邮发代号: 46-10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肾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7097
- 国内刊号:4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褪黑激素对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褪黑激素(melatonin,MT)对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是否与调节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信号通路有关.方法选取48只10周龄雄性db/db小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db/db组、db/db+MT50μg/kg组、db/db+MT100μg/kg组和db/db+MT200μg/kg组,每组12只.MT腹腔注射给予.另选12只db/m小鼠......
作者:姜姗;范哲;徐兴欣;邵云侠;吴永贵 刊期: 2016- 08
-
壳聚糖对尿毒症患者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体外培养的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AVF)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增生的VSMC和非尿毒症患者的血管VSMC,取其第二代进行实验,分为非尿毒症组(非尿毒症患者VSMC+完全培养基)、尿毒症组(尿毒症患者VSMC+完全培养基)、尿毒症+壳聚糖组(尿毒症患者VSMC+100μg/ml壳聚糖)3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作者:鄢艳;占丹丹;苏晓霞;杨柳;李敏;张莉;陈钦开 刊期: 2016- 08
-
支架蛋白JLP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支架蛋白JLP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间充质转分化的影响,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构建敲除jlp基因的细胞模型,细胞被分为阴性对照(Ctrl-shRNA)组、jlp基因敲除(jlp-shRNA)组、阴性对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组和jlp基因敲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jlp-shRNA+FGF-2)组.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JLP、E钙黏蛋白......
作者:刘珊;王惠明;丁国华;颜奇;付豆;阳诚;陈朝威 刊期: 2016- 08
-
阿霉素诱导小鼠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其相关机制
目的建立阿霉素诱导的局灶性节性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小鼠模型,观察氧化应激与凋亡相关的p38MAPK信号通路在肾脏损伤中的表达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FSGS组(n=20)和对照组(n=20),FSGS组以0.01mg/g体重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于3、7、14、22、32d检测小鼠尿蛋白/尿肌酐;于22d和32d检测血肌酐、尿素氮......
作者:亢亚琴;王彩丽;米焱;周丹丹 刊期: 2016- 08
-
496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甲状旁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回顾性分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并接受了甲状旁腺切除术(PTX)患者的年龄分布与临床营养指标特点,探讨严重SHPT的易发人群.方法收集2011-2015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TX的496例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年龄层分布分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各年龄层患者临床营养指标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江瑶;查小明;邢昌赢;曾鸣;张丽娜;杨光;崔一尧;俞香宝;孙彬 刊期: 2016- 08
-
特发性膜性肾病足细胞自噬活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不同病理分期自噬体的数量改变,及自噬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LC3在IMN足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自噬与IMN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的产生、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经肾活检确诊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6例IMN患者(1期IMN14例,2期IMN12例),并选人15例肾肿瘤患者肾切除手术的正常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光镜和透射电......
作者:金娟;林波;龚建光;赵黎;李一文;何强 刊期: 2016- 08
-
50例增生硬化性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激素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增生硬化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肾穿刺活检确诊的原发性增生硬化性IgA肾病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对激素治疗的疗效分为缓解组、复发组和无效组.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临床和病理改变特点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结果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6.8±10.4)岁.临床上均表现为肾炎综......
作者:马明明;管保章;罗丽花;胡波;董向楠;尹良红 刊期: 2016- 08
-
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心脏瓣膜钙化的相关性
目的调查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心脏瓣膜钙化(VC)的发生率,分析影响VC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VC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病例来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共294例,记录患者相关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心脏彩超检查患者VC的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是否检出VC分为VC组和无VC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
作者:王菊;王海燕;张桂霞;王雪荣;何衡杰;刘桂凌;郝丽;王德光 刊期: 2016- 08
-
M型磷脂酶A2受体及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的表达及其血清抗体水平,探讨其对IMN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行肾活检确诊的膜性肾病116例,其中IMN86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20例、Ⅴ型狼疮肾炎(LN-Ⅴ)10例,另外以微小病变肾病(MCD)20例作为......
作者:温丽颖;李绍梅;闫喆;张春霞;杨林;杨万霞;王建荣 刊期: 2016- 08
-
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预后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的生存预后及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新进入透析并维持透析治疗≥3个月、年龄≥60岁老年患者,应用倾向性评分法匹配出两组患者,然后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447例,其中起始HD组236例,起......
作者:夏敏;张萍;盛凯翔;蒋华;张晓辉;何永春;徐春萍;陈江华 刊期: 2016- 08
动态资讯
- 1 溪黄草中毒致急性肾衰竭、肝损害一例
- 2 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共识
- 3 吡格列酮对高糖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及机制
- 4 前列腺素E2在肾脏球旁器调节肾素分泌中的作用
- 5 高糖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和系膜细胞表达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的影响
- 6 肥大细胞与间质性肾炎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 7 基于血清胱抑素C的残余肾功能评估方程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适用性评价
- 8 维持性血液透析后血清尿素反弹及其影响因素
- 9 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lncRNA GAS5/miR-21的诊断效能
- 10 Numb基因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 11 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及C型利钠肽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研究
- 12 干细胞因子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变化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 13 IgA肾病合并新月体肾炎三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14 单中心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 15 质子泵抑制剂与急慢性肾脏损伤
- 16 体质量及脂肪分布对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影响
- 17 表面加强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早期血清蛋白质谱变化
- 18 螺内酯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 19 内皮祖细胞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 20 肾结石大鼠钠/二羧基转运蛋白1的表达及枸橼酸钾防治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