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本刊是我国内儿科肾脏病学科领域高水平的专业期刊,对促进肾脏病学术交流及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刊报道我国肾脏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短篇论著、讲座、综述、临床病理(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经验交流、会议纪要、国际学术动态。本刊的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培养我国的肾脏病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肾脏病患者的健康服务。读者对象:内科及儿科肾脏病临床和先关科研教学人员。                

首页>中华肾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肾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7097
  • 国内刊号:4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年第12期

肾移植术后多瘤病毒相关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

杨诗聪;黄刚;刘泳冬;陈文芳

关键词:肾移植, 多瘤病毒感染, 活组织检查, 抗原, 多瘤病毒转化
摘要: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多瘤病毒感染相关肾病的病理诊断要点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至2011年间确诊的13例多瘤病毒相关肾病,其中3例进行了重复肾活检,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多瘤病毒抗原SV40-T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移植后多瘤病毒感染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多瘤病毒肾病多发生在移植后12~18个月,临床均表现为血肌酐升高.病理组织学改变依病程早晚可有3种形式:早期病变仅局限在集合管,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轻微,可不出现病毒包涵体,仅出现细胞核增大,细胞排列不整齐;中期表现为显著的小管间质炎,受累小管可扩散至肾小管各段甚至壁层上皮细胞,出现上皮细胞脱落、基底膜裸露,并出现典型的核内包涵体及多种细胞核的改变;晚期患者呈显著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出现弥漫性小管萎缩和间质大片纤维化.此期虽典型的病毒包涵体少见,但免疫组化仍显示明显的SV40-T阳性.13例患者经免疫抑制剂减量或调整治疗后,2例患者进入肾衰竭,4例患者肌酐持续升高,7例患者血肌酐保持稳定.结论 多瘤病毒肾病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轻重不一,病毒感染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多样,早期患者免疫抑制剂减量治疗有较好疗效,晚期预后差.对移植后血肌酐升高的患者应及早行肾活检穿刺检查,并常规行多瘤病毒免疫组化染色以防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