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本刊是我国内儿科肾脏病学科领域高水平的专业期刊,对促进肾脏病学术交流及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刊报道我国肾脏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短篇论著、讲座、综述、临床病理(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经验交流、会议纪要、国际学术动态。本刊的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培养我国的肾脏病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肾脏病患者的健康服务。读者对象:内科及儿科肾脏病临床和先关科研教学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肾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9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17/R

邮发代号: 46-10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肾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肾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7097
  • 国内刊号:4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8年第10期文章
  • 15例血液透析合并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感染是血液透析(HD)患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位死因[1],据文献报道大约有31%的HD患者发生血流转移性感染,其中5.7%的患者发生化脓性脊柱炎[2].近5年来我们发现在HD患者中原本罕见的化脓性脊柱炎却陆续发生,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分析本院15例并发化脓性脊柱炎的HD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和重视.......

    作者:孙梅;孙文学;章建娜;刘毅;徐玉兰;滕红林 刊期: 2018- 10

  • HIV感染伴微小病变肾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患者是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常见肾脏病理类型分为HIV相关性肾病(HIVAN)、HIV免疫复合物相关肾病(HIVICK)、药物性小管间质损害、血栓性微血管病等[1].随着抗反转录药物的出现,HIV感染患者肾脏病理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美国报道HIV感染患者肾脏病理为HIVAN者在1997年占80%,2004年占20%[2......

    作者:李丹妮;文煜冰;李太生;李明喜 刊期: 2018- 10

  • 沙门菌导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二例及文献复习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尽管PD连接管路的改进已经使腹膜炎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但腹膜炎依然是导致PD失败和退出PD治疗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PD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革兰阴性(G-)菌相关腹膜炎的患病率上升,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在G-菌中沙门菌导致的腹膜炎罕见,本中心近5年来共收治了2例沙门菌相关腹膜炎,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军;周柳沙;俞东容;童孟立 刊期: 2018- 10

  • 腹膜透析患者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缺血性肠病一例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是一种以克隆性红细胞异常增多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韩国学者报道真红患病率为2.8~5.4例/10万[1].真红可导致血栓栓塞事件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高.降血细胞治疗、口服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栓塞可改善患者预后[2].我们报道1例腹膜透析(PD)合并真红、真红继发缺血性肠病病例,以期引起同行们对该病的关注.......

    作者:傅淑霞;张春霞;张丽敏;张丽萍 刊期: 2018- 10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腹壁下动脉出血一例

    患者女,53岁,因“发热伴胸闷、乏力及颜面水肿1个月”入院.既往史:贫血20余年,未予治疗.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体温38C,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右肺可闻及干哕音,两下肺呼吸音低,心腹查体无异常,双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55g/L,平均红细胞体积86.6fL,白细胞2.4×109/L,血小板85×109/L.尿常规:尿蛋白3+,尿隐血3+,尿蛋白量8.06g/24h.......

    作者:柳珊珊;熊晓玲;胡吉波;金梅;奚炜炜;李华 刊期: 2018- 10

  • 线粒体损伤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为终末期肾病(ESRD)主要的原因之一.既往针对DN传统发病机制的临床干预包括:抑制炎性相关因子的产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增多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onsystem,RAS)异常激活[1].然而这些措施均不能有效防治DN.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DN进展中,肾脏固有细胞存在线粒体......

    作者:陶娱;马屹茕;梁伟;丁国华 刊期: 2018- 10

  • 1型心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心脏和肾脏是人体两大重要富血器官,通过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作用,起到维持血压、血管张力及外周组织灌注的作用.两个器官之间通过复杂的病生理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心脏依赖于肾脏的水钠代谢平衡,从而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的稳定,而肾脏的生理则依赖于心脏血压的维持及稳定的血供.由于心肾相互依赖的关系,导致一个器官出现功能障碍时,另外一个器官随之受累,进而引发一种恶性循环.......

    作者:张德强;李虹伟 刊期: 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