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本刊是我国内儿科肾脏病学科领域高水平的专业期刊,对促进肾脏病学术交流及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刊报道我国肾脏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短篇论著、讲座、综述、临床病理(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经验交流、会议纪要、国际学术动态。本刊的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培养我国的肾脏病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肾脏病患者的健康服务。读者对象:内科及儿科肾脏病临床和先关科研教学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肾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9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17/R

邮发代号: 46-10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肾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肾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7097
  • 国内刊号:4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年第5期文章
  • 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的评价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membranousnephropathy,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其病理特点是肾小球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大多数患者出现肾性蛋白尿,部分为无症状性蛋白尿,血尿少见.由于本病进展缓慢,存在肾功能逐渐恶化和自发缓解两种倾向,且药物治疗时间长、敏感度不一、副作用多,因此临床治疗方案存在较大争议.现就近几年国内外对IMN的治......

    作者:梅长林 刊期: 2004- 05

  • 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及其危险因素

    目的观察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VC)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使用HDI-5000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22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心脏VC情况,将患者分为VC组与无VC组,比较两组患者SGA评分、血压、透析前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VC组76例(34.2%),无......

    作者:戎殳;叶朝阳;牛晓萍;高文武;梅长林 刊期: 2004- 05

  • 雷帕霉素应用于肾移植受者药物浓度范围的研究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PM)应用于肾移植受者安全有效的浓度范围.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临床研究,来自国内4家移植中心的首次尸体肾移植受者共100例,免疫抑制方案为RPM联合CsA和皮质类固醇三联疗法.移植后48h内开始服用RPM,首次负荷剂量为6mg/d,维持剂量为2mg/d,RPM浓度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结果本组总的RPM全血谷浓度为(6.65±2.75)ng/ml,10及90百......

    作者:王长希;尚文俊;陈立中;费继光;任斌;黎曙霞;郑克立;唐孝达;范昱;闵志廉;齐隽;刘志红;季曙明;黎磊石 刊期: 2004- 05

  • 重视肾结石的诊断及内科治疗

    近年来肾结石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亚洲正常成年人为1%~5%,较欧洲(5%~9%)和北美洲(加拿大12%,美国13%)相对低,多见于30~60岁,男女之比为2~3:1.原发性结石起因不明,继发性结石常与代谢异常、内分泌紊乱、泌尿系统畸形等有关,结石与感染常互为因果.肾结石一向多被认为属于外科疾患,但排石疗法、超声碎石甚至手术取石并没有彻底解决结石的发生.随着人们对结石发病机制的不断认识,结石的预防及病......

    作者:陈楠 刊期: 2004- 05

  • 狼疮肾炎病理学分类的演变和现状

    狼疮肾炎(LN)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易受累的器官之一,LN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狼疮肾炎的肾活检病理检查不但要解决病理诊断问题,还要明确其病变的活动程度、慢性化指标及病理学类型,以便病理学家之间、病理学家和临床学家之间、临床学家之间取得共识,进而为临床治疗服务,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并在病因发病机制方面有所发现.数十年来,为了上述目的,狼疮肾炎的病理学......

    作者:邹万忠;王海燕 刊期: 200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