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5年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本刊是我国内儿科肾脏病学科领域高水平的专业期刊,对促进肾脏病学术交流及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刊报道我国肾脏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短篇论著、讲座、综述、临床病理(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经验交流、会议纪要、国际学术动态。本刊的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培养我国的肾脏病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肾脏病患者的健康服务。读者对象:内科及儿科肾脏病临床和先关科研教学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肾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09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17/R

邮发代号: 46-10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肾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肾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7097
  • 国内刊号:4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年第10期文章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保护素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关系

    骨保护素(OPG)是近年来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中发现的一种具有调控破骨细胞产生和活化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它与核因子κB活化子受体配体(RANKL,亦称骨保护素配体OPGL)和核因子κB活化子受体(RANK)组成的分子调控系统是体内维持骨代谢平衡的重要分子机制.......

    作者:林珊;郑振峰;李丽娜;屈会起;赵立全 刊期: 2005- 10

  • 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RVT)国内报道较少,我们收集经治的20例急性RV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报告如下.......

    作者:孙如泉;李增智;马金荣;于笑霞 刊期: 2005- 10

  •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组成与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

    细菌、真菌是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其发生多与患者抵抗力下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致菌群失调、外物侵入如插尿管等因素有关.临床处理尿路感染需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结果选择用药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以下就中段尿或导尿标本中病原菌的构成及优势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作一分析.......

    作者:蒋冬香;陈刚 刊期: 2005- 10

  • 儿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积分与激素治疗的探讨

    我们对儿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光镜标本进行了统一的病理积分,以探讨其病理积分与临床选择激素治疗的关系.......

    作者:张碧丽;韩鸿玲;宋兰云;张暄;杜悦新;王文红 刊期: 2005- 10

  • 高血压病引起的肾脏损害

    肾脏既是血压调节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肾脏担负着对血容量、电解质平衡以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调节的重要作用.肾脏有着丰富的血管,极易受到高血压的损害.肾功能的正常对于维持血压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肾功能一旦受损,将使高血压加重,高血压又进一步加重肾损害,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终导致肾功能不全以及心、脑等重要脏器损害[1].......

    作者:陈香美 刊期: 2005- 10

  •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行血液透析(HD)、腹膜透析(CAPD)和肾移植(KT)3种终末期肾脏病(ESRD)替代疗法第1、第2年的成本-效果比.方法回顾性研究上述3种疗法患者开始治疗两年内的成本、对工作的影响、以及现阶段的生活质量(用SF-36量表),并进行有关分析.结果KT组第1年的费用高于另外两组(P<0.001);在第2年则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0.005),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T组的睡眠质量、......

    作者:文吉秋;纪玉莲;郑智华;马祖等;彭炎强;余学清 刊期: 2005- 10

  • 对高血压肾损害临床应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在过去10年中,美国ESRD的发病率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其中因高血压而引起的ESRD新患者占28%.事实上,高血压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已早为人知,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从临床角度发现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统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然而,国内有关该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我们就国外当前对高血压肾损害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作进一步阐述.......

    作者:袁伟杰;崔若兰 刊期: 2005- 10

  • 高血压性肾损害

    临床上将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性肾损害,主要为小动脉性肾硬化.高血压持续5~10年,即可引起肾脏小动脉硬化(弓状动脉及小叶间动脉肌内膜增厚、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进而继发肾实质缺血性损害,包括肾小球缺血性皱缩、硬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导致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而急进性高血压或恶性高血压所致的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目前相对少见.......

    作者:王力宁;姚丽 刊期: 2005- 10

  • 高血压病肾损害的诊断及治疗

    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重要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损害,并危及患者生命.肾脏是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的重要脏器并具有多种内分泌功能,既是血压调节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

    作者:黄颂敏;欧三桃 刊期: 2005- 10

  • 重视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干预

    对高血压患者应及早进行慢性肾脏病(CKD)预防和适当的监测,其基本内容包括充分有效地控制血压、防止或减少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尿以及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作者:邹和群 刊期: 2005- 10